昨天有這么一條上了熱搜的微博,讓廣大單身同仁們很不爽:
據(jù)港媒報道,中國單身成年人的數(shù)量已相當于俄英全部人口總和。一些分析師認為,他們可能正在對經(jīng)濟造成傷害。因為單身人士面臨的責任小于已婚同齡人,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種閑散的人生態(tài)度,這很容易轉(zhuǎn)化成缺乏工作動力。
報道說,單身人士常常面臨著需要為自己規(guī)劃未來的壓力,這令他們傾向于不愿購買高價值的物品。另外,年輕父母可能會花費相當數(shù)量的金錢購買嬰兒護理產(chǎn)品,而且更愿意在另一半身上花費重金,從而推動國內(nèi)消費。
看來,專家怕被罵“磚家”,現(xiàn)在都改名分析師了。但是,理論照樣垃圾。
單身怎么缺乏工作動力了?你去大公司燈火通明的辦公室看看,加班的,是不是都是單身的?我?guī)讉€單身朋友,還都是女性,在北上廣,誰不是天天加班到深夜?
我朋友小舞,今年剛剛24歲,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地鐵沒了,有時候車都打不到,只能提心吊膽打黑車。和她合租的小姐妹,跟她約好,出辦公室時必須聯(lián)系室友。如果超過預期時間沒到家,室友馬上聯(lián)系她。
加班的陳俊生雖然有,但加班的賀涵和唐晶更普遍。
單身人士,不用接孩子、送孩子,不會因為老婆生產(chǎn)孩子生病請假。已婚人士,為了給孩子更好的陪伴,常常抵觸出差,特別是長期的出差。相對來說,單身群體就要靈活多了。
反正一個人,去哪兒都是一樣。偶爾換個環(huán)境,看看外面的世界,一邊工作一邊旅行,何樂而不為。
我朋友小語,全世界到處開會。她有一個行李箱,里面有一套生活必需品,常年處于備戰(zhàn)狀態(tài)。
她在公司,是名副其實的骨干。出差在飛機上,還要整理會議紀要。
這樣的員工,是缺乏工作動力嗎?
至于說單身不用買奶粉、尿布,不用給另一半送禮物,就不能促進國內(nèi)消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大部分單身人士,更注重個人生活質(zhì)量。他們買保養(yǎng)品必定是買最好的,買奢侈品必定是買較貴的。
相對于已婚人士,他們不用考慮孩子的花費,不用給孩子預存教育基金,從而更放心更大膽地花錢。
不信你去調(diào)查一下:月光的,基本都是單身人士;舍得花錢投資自己的,也大部分都是單身人士。
比如我弟媳,結(jié)婚前特別喜歡時尚的東西。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馬丁靴流行的那年,光馬丁靴她就買了四五雙。
她人漂亮,身材又好,穿衣服跟模特似的。每個月從1號到30號,衣服可以不重樣。她家的衣櫥里,掛著一溜包包,一個比一個好看。
后來她被我弟娶回了家,后來有了我侄女。她還是好看的辣媽,但買東西明顯收斂了很多。給女兒報課外班是她最大筆的支出,她開始做長期考慮,開始存錢,規(guī)劃孩子將來的教育。
如果說這個分析師說的稍微有點道理的話,可能就是在買房這一塊兒了。單身人士的買房幾率確實比已婚族低,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將來不買房。
要知道,在這些單身人群里,有多少是被迫單身啊。正是因為沒房沒車,沒有姑娘(丈母娘)看得上啊。
這一部分人,正在努力成為房奴,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遲,爭取早日結(jié)束單身生涯。
專家們與其發(fā)表這種言論,不如去調(diào)查一下,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單身?
除了被動單身的以外,現(xiàn)在的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選擇單身。這其實,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xiàn)。
年輕人不再人云亦云不再亦步亦趨。別人結(jié)婚生子,我就一定要結(jié)婚生子?我們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里,而是為自己活,跟隨自己的心。
“沒遇到喜歡的人。”
“現(xiàn)在還承受不起家庭的責任。
“還給不了另一半好的生活。”
“被前任傷了心,還沒緩過來。”
“有過一段錯誤的婚姻,不想重蹈覆轍。”
那就再等一等。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不必慌張。
單身女性說:正因為單身,我才使出渾身解數(shù),努力工作。因為,沒有人養(yǎng)我,我只能靠自己。
我們不想將就,不想隨便找個人結(jié)婚,就成了罪人了?難道非要我們“為中華之崛起而結(jié)婚”?
閑散的永遠閑散,努力的始終努力。單身影響經(jīng)濟?這個鍋我們不背!
評論
全部評論(47)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