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ackardium的分享中,我們探討了關于AI的若干宏大且至關重要的議題?,F(xiàn)在,讓我們轉換視角,共同思考AI中長期發(fā)展的預測。此部分內容將涵蓋三個層面:
其一,預判下一波主要浪潮方向;
其二,實現(xiàn)這一浪潮所需的核心技術支撐;
其三,探討其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潛在影響。
下一波浪潮:智能體經濟(Agent Economy)
一年前,AI Sent大會的核心議題聚焦于尚在商業(yè)化萌芽期的智能體(Agents)。當時,我們圍繞機器助手展開了熱烈討論,并預測它們最終將匯聚成機器網絡(Machine Networks),也就是如今的智能體集群(Agent Swarms)。這些智能體集群已在眾多企業(yè)里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AI技術棧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它們不僅能相互協(xié)作、競爭,還能共同完成復雜的推理任務。
我預測,在未來數(shù)年內,智能體將進一步成熟,最終演化為一個完整的智能體經濟(Agent Economy)。其特征是,不僅能夠傳遞信息,還能轉移資源、執(zhí)行交易、相互記錄行為、理解信任與可靠性,并形成其自身的經濟運行體系。
智能體經濟體系完全以人為核心構建—智能體與人類協(xié)同工作,人類也與智能體緊密合作,共同推動經濟發(fā)展。
實現(xiàn)智能體經濟的技術挑戰(zhàn)
要實現(xiàn)智能體經濟,我們面臨著諸多嚴峻的技術挑戰(zhàn)。本文將重點探討3個:
持久身份(Persistent Identity)
持久身份涉及兩個層面:首先,智能體自身需要具備持久性。如果你與一個行為模式每日都發(fā)生變化的商業(yè)伙伴合作,那么這種合作關系恐怕難以長久維持。這種劇烈的不穩(wěn)定性會損害其效用,所以智能體必須能夠保持其個性和理解的一致性。
其次,智能體對你的理解也需保有持久性。如果與一個對你毫無記憶的商業(yè)伙伴打交道,那么信任和可靠性便無從談起。
我們一直在嘗試用各種技術手段實現(xiàn)“持久身份”,比如RAG(檢索增強生成)、向量數(shù)據庫、超長上下文窗口技術等。然而,在實現(xiàn)真正的記憶能力、基于真實記憶的自我學習能力、確保智能體在關鍵時刻保持一致性,以及在必要領域展現(xiàn)出差異性等方面,依然存在著技術瓶頸。
無縫通信協(xié)議(Seam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我們目前正處于構建無縫通信協(xié)議的初期階段。圍繞MCP(Model Component Pack)所展現(xiàn)出的熱情可謂空前高漲,各大主要參與者正積極攜手合作,致力共同開發(fā)出能夠支持信息傳遞、價值轉移和信任構建的標準化協(xié)議。
安全(Security)
“安全”是日益凸顯的重要性話題,也是大家最為關切的核心問題之一。如果無法與商業(yè)伙伴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的直接交流,那么安全與信任的重要性將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與智能體進行交互時,恰恰無法實現(xiàn)這種直接的物理接觸。
因此,一個圍繞信任與安全構建的完整“配套產業(yè)”將會應運而生。在智能體經濟時代,安全的重要性將遠超我們當前所處的經濟環(huán)境。
對每個人產生的影響
智能體經濟將對我們每一位個體產生何種影響?本文總結3點:
擁抱隨機性思維(Stochastic Mindset)
智能體經濟將改變我們的思維定式—隨機性思維的認知模式,其核心在于擺脫對確定性的固守。
我們許多人最初被計算機科學所吸引,正是源于其高度的確定性。而今,我們正步入一個計算過程本身便具有隨機性的新時代。如果讓一臺計算機記住數(shù)字73,它在明天、下周、下個月依然會準確無誤地記住;但向AI提出同樣的要求,它可能記住73,也可能記住37、72、74,甚至完全遺忘。
無疑,這將與我們過去數(shù)十年所習慣的思維方式產生本質上的區(qū)別。
管理思維的轉變(Management Mindset)
全新的管理思維,將完全聚焦于深刻理解智能體在哪些方面能夠為企業(yè)提供支持,以及其能力邊界何在。
眾所周知,成為一名卓越的工程師與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工程管理者,所需的技能與思維模式截然不同。這將是未來大多數(shù)經濟體都將經歷的轉型過程,即轉向更為復雜的管理決策,例如流程的優(yōu)化與調整,以及提供精準有效的反饋。
杠桿效應與不確定性的并存
我們將擁有前所未有的巨大杠桿效應,但同時也必須面對顯著增加的不確定性。
一年前的AI Sent大會上,我們重點討論了杠桿效應,預測組織內部的各個職能部門將引入AI智能體,且各個職能將逐漸融合,整個業(yè)務流程將由AI智能體高效完成。我們甚至大膽預測,將會誕生第一個“一人獨角獸”公司。盡管這一預測尚未成為現(xiàn)實,但企業(yè)所需的人力資源遠少于以往。我堅信,我們將共同見證經濟體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杠桿運作水平。
當然,擁有巨大杠桿效應的同時,也必須面對顯著增加的不確定性。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有效管理這種不確定性并駕馭潛在的風險。
另外,當未來的企業(yè)內部流程與智能體將深度融合后,我們將迎來“神經網絡的網中網”(a network of these neural networks)。這將徹底改變一切—它將重塑個體的工作方式與價值創(chuàng)造模式,它將重構企業(yè)的組織架構與運營流程,它將重塑整個經濟的形態(tài)與運行邏輯。
評論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