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省“互聯網+”開放合作大會城市論壇現場
要問今年的行業(yè)“熱詞”是什么?無論如何都撇不開“互聯網+”。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兩提“互聯網+”,讓這一概念的熱度幾近沸點。“互聯網+”隨之成了各種論壇與業(yè)務探討的最熱話題。
河南也緊跟步伐,搶占先機,創(chuàng)造了多個“全國第一”——第一個和騰訊公開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省份,全國第一個“互聯網+”智慧景區(qū)落戶洛陽龍門石窟,全國第一個“互聯網+文化”智慧城市落戶開封,全國第一個“互聯網+生態(tài)”智慧城市落戶鶴壁......
11月18日,在由河南省政府牽頭主辦的“互聯網+”開放合作大會上,河南更是大手筆簽約了434個項目,豪投850多億元,準備大力發(fā)展網絡經濟。
風口下的河南“互聯網+”,將“御”風而上,力推中原崛起。
行動 河南簽約434個項目總投資逾850億發(fā)展網絡經濟
11月18日,一場關于“互聯網+”的饕餮盛宴——2015年河南省“互聯網+”開放合作大會在鄭州召開,BAT悉數到場,各界精英云集。在這次大會上,河南不僅投資850多億元與國內各互聯網企業(yè)合作簽約了434個項目,還在與業(yè)界大佬的“切磋”中,明確了未來“互聯網+”開放合作的重點領域。
河南省發(fā)改委主任孫廷喜介紹,在簽約的434個項目中,省級層面項目34個,市縣項目375個,覆蓋了所有的省轄市和省直管縣(市)。其中,電子商務領域項目達114個,益民項目達39個。
孫廷喜認為,這批項目的成功簽約,將為河南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提供關鍵抓手,對河南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新產業(yè)、新模式,培育經濟發(fā)展新動能、新優(yōu)勢,具有重大意義。
“全民語音話汴京”語音講解示意圖
亮點 打造智慧城市兩個“全國第一”落戶河南
河南構建“互聯網+”,重點瞄準了智慧城市。在河南省“互聯網+”開放合作大會城市論壇上,開封市市長侯紅和鶴壁市副市長于燕就與大家分享了兩地搭乘“互聯網+”快車的故事。
侯紅說,9月28日,開封智慧城市一期項目上線,“中國開封”公眾號同時上線,其中亮點之一是“全民語音話汴京”。“全民語音話汴京”就是讓每個開封人,將自己知道的開封故事,通過語音上傳到“中國開封”的公眾號,講給游客聽。
“中國開封”還是市民的“生活小秘書”,指尖輕點“開封服務”板塊,社保查詢等9項民生服務悉數呈現。侯紅說,作為國內首個“互聯網+文化”的智慧城市,開封推出的服務大廳+微信的矩陣中,還有開封18個政府部門或網站的官方微信號,不僅使便民服務在指尖與政府間零距離,而且使互聯網連接一切成為可能。除繳水電費等民生服務外,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服務,也都可以在服務大廳和微信上“一站式”解決。
鶴壁市副市長于燕介紹,“中國鶴壁”城市智慧平臺于9月底上線試運營。打開“中國鶴壁”微信平臺,包含新聞列表、服務大廳和生態(tài)鶴壁三個板塊。在服務大廳板塊,市民可享受社保查詢等9項民生服務。平臺的另一亮點是“生態(tài)鶴壁”,這個板塊將淇河兩岸的風光搬進了手機,用戶指尖輕點,方寸屏幕間就能暢游綠色鶴壁。
綠色鶴壁搭上“互聯網+”的快車,不僅市民的生活更加便利了,而且還將成為全國首個“互聯網+”生態(tài)城市,打造生態(tài)領先標桿。
碩果 前三季度河南電商交易額5780億發(fā)展水平入全國第一方陣
河南是人口大省和農業(yè)大省,同時也是縣域經濟大省。全省108個縣,近1900個鄉(xiāng)鎮(zhèn),47000多個村,農村人口近6000萬,糧食總產量占全國近十分之一,縣域經濟總量超過2.4萬億元,GDP總量的70%左右來自縣域。縣域電商發(fā)展空間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河南省常務副省長李克說,近年來,河南把電子商務發(fā)展作為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戰(zhàn)略選擇,著力推進。自從去年6月河南和阿里巴巴簽訂戰(zhàn)略協議以來,雙方在云計算大數據、農村電商、物流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合作成果。
在農村電商合作方面,“農村淘寶”已在孟州、汝州等18個縣(市)開業(yè),共覆蓋942個行政村,預計今年年底合作縣(市)將達25個,覆蓋1600個行政村。農村淘寶已經成為河南農村電商發(fā)展的重要支撐。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5780億元,增長31.6%,其中網絡零售交易額970億元,呈現出強勁的發(fā)展勢頭。目前,河南作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省,已經有15個縣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截至今年10月底,首批7個國家級示范縣電商交易額突破66億元,農村電商就業(yè)人員達7000多人。河南電商發(fā)展總體水平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位居中西部前列。
目標 三年后基于互聯網的新業(yè)態(tài)將成為河南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互聯網+”到底該“+”什么?河南確定了11個風口行業(yè)作為行動的重點。既涵蓋制造業(yè)、農業(yè)、金融、能源等產業(yè)領域,也涉及環(huán)境、交通、養(yǎng)老、醫(yī)療等方面。
結合發(fā)展實際,河南省明確了“互聯網+”的發(fā)展目標。河南省發(fā)改委主任孫廷喜介紹,到2018年,“互聯網+”行動和重點專項實施將取得突破性進展,基于互聯網的新業(yè)態(tài)將成為河南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互聯網對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和公共服務的支撐能力大幅提升,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的發(fā)展格局將初步形成。
這一目標體現在四個層面:在經濟層面,互聯網在促進制造業(yè)、農業(yè)、能源、環(huán)保等產業(y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業(yè)態(tài)不斷涌現,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快速發(fā)展;在社會層面,健康醫(yī)療、教育、交通等民生領域互聯網應用更加豐富,公共服務更加多元;在基礎設施方面,網絡設施和產業(yè)基礎得到有效鞏固加強;在發(fā)展環(huán)境方面,互聯網融合發(fā)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有效破除,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
關于“互聯網+”的十年發(fā)展目標,孫廷喜說,到2025年,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互聯網+”生態(tài)體系將基本完善。“互聯網+”新經濟形態(tài)發(fā)展進入國內先進行列,將建成全國重要的智能制造中心和互聯網融合創(chuàng)新應用高地。
動力 “中原云”為河南“互聯網+”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互聯網+”到底有多重要?郭庚茂用“緊迫的戰(zhàn)略舉措”來形容。他說,各方面要自覺著眼大局,各盡其力、同心協力,共同打好這一仗,要打好推進“互聯網+”行動的總體戰(zhàn),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提供強力支撐。
而發(fā)展“互聯網+”,必須依靠云計算和大數據,沒有這個技術支撐,發(fā)展互聯網+就沒有可能。這一方面,河南其實早已行動。
2014年6月26日,河南省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了云計算和大數據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河南中原云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隨后,該公司與阿里巴巴合作搭建了“中原云”平臺。今年5月14日,“中原云”數據中心正式開通運行。
如今,占地350畝、總投資49億元的中原云大數據中心已正式落戶白沙。項目建成后,將容納2萬架標準機柜,20萬臺服務器,提供200PB的數據存儲能力。該項目還將帶來一批“互聯網+”企業(yè),初步預計前期將突破500多家相關企業(yè)入駐。
按照規(guī)劃,中原云將對河南電子政務網絡、數據存儲資源、計算資源和寬帶資源實施統一運維管理。“現在,中原云一期數據中心運營順利,二期、三期規(guī)劃也很快就會出來。到時候中原云將成為中西部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云計算、大數據服務中心。”中原云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軍透露,“接下來,河南的政務、交通、財政、衛(wèi)生等各個領域的信息資源,都將在中原云上集聚。中原云將把老百姓最想辦的事項整合在一起,極大得便利人們的生活。”
“目前,河南的大數據應用全國領先,我們有專業(yè)、優(yōu)秀的技術團隊,而且政府全力支持,為發(fā)展提供了保障。”王軍很看好河南大數據未來發(fā)展前景,他說:“可以預見的是,今后,中原云必將為河南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提供堅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對于提升河南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質量和水平,推動全省電子政務建設起到關鍵作用。”
評論
全部評論(69)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