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家
創(chuàng)業(yè)成功最重要是什么?有人說定位,有人說資源,有人說團隊。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原因很樸素很土:執(zhí)行力最重要。
執(zhí)行力很簡單。你辦了一張健身卡,1月1日開始,12月31日作廢,中間就去了兩次,這樣很難令人相信你是一名偉大的創(chuàng)業(yè)者。牛逼的人各有各的牛逼,但有執(zhí)行力這點是共有的。
馬斯克可能是喬布斯之后最神奇的創(chuàng)業(yè)者了。該大神同時驅動著四家公司,其中包括不同領域的兩家現(xiàn)象級公司:SpaceX和Tesla。
這位“神一般存在的人”工作時是什么樣子?他的員工這樣說:“馬斯克需要看到進度。與他共事,每個人必須主動推動工作,讓問題停頓在你手里,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我們敲他的門的時候都是確保自己做好了充分準備,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我擔保他的反應會讓你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如果他對你的匯報提了一個相關的問題而你又答不上來,那只能祝你好運了。”
“我們的討論都是高效、直擊要害而且基于事實論據的。”
“工作阻滯,或者跨部門下達命令時有阻撓,馬斯克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有問題隨時撥我直線,我不關心問題到底是什么,我要馬上解決’。”
連“鋼鐵俠”都這么看重執(zhí)行力,是不是感覺他離我們凡人更近一些了?
攜程的梁建章,業(yè)績出眾,行事硬朗。別的領導開會風格是,“你們兩個部門會后再去討論討論”。梁建章從來都不這樣,他要求當場解決問題。
有時候總糾結中午吃什么,后來想明白了:其實吃麥當勞是對的,吃吉野家也是對的,但在二者間搖擺不定就是不對的。
“做大事者不糾結,成大器者不磨嘰。”
戰(zhàn)略當然很重要。最悲劇的事情莫過于“用戰(zhàn)術的勤奮來掩蓋戰(zhàn)略的懶惰”了。
而很多時候,正確的方向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在不斷推進中打磨迭代出來的。沒有哪個偉大的人是第一天就把定位定清楚的,但一個偉大的人是有毅力的。
嚷嚷要“成為中國的XXX”“打造XXX帝國”的人多了去,如今安在哉?倒是一步一腳印、悶聲大發(fā)財的人,能和大記者華萊士談笑風生。
再說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有多少能去決定一個國家或公司的戰(zhàn)略呢?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天天操心元帥事的兵也不是好士兵。當兵的時候,最多想連長的事,就不要想師長的事了。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有十個想法,不如落實一個想法。你聽一百個人講了鍛煉身體的好處,“很震撼很受用”,真的不如今天晚上去樓下的操場走十圈。
認識一些傳統(tǒng)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他們經濟上的成功通常是被動的,多數都是專注地做一件事,然后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富豪。那些給自己規(guī)劃“第一個五年要賺多少,然后每五年都加個零”的,往往一事無成。就像高爾夫比賽,冠軍注意的是每一桿,那些時刻關注自己在 Leader board 的位置的一定贏不了。
談太多理想只是好高騖遠而不踏實,認真做好手上的事情,思考做事情的正確方式,保持高速成長,不需要考慮未來,就會比別人更能把握未來。
在許多領域,努力不是一個跌宕起伏、激動人心的過程,而是一個枯燥的過程——通過機械操作達到目的的過程。我們只需要按照計劃、食譜或公式去做就行了。
大多數時候,努力不是“刀山火海”或“人間煉獄”,而是枯燥乏味的訓練,是持續(xù)不斷地輸出,是疲憊時的“再多堅持一會”,是更多一點的執(zhí)行力。
評論
全部評論(109)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