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在南寧市的街頭巷尾,出現(xiàn)了一種銀色車身紅色輪轂的共享單車——摩拜單車。廣西新聞網記者 嚴江萍 攝
炫酷的“摩拜單車”登錄南寧,市民的出行方式再添加一種選擇。廣西新聞網記者 嚴江萍 攝
為了防丟失,“摩拜單車”的每一輛上面都有不同的條碼。廣西新聞網記者 嚴江萍 攝
2月21日,一批銀色車身紅色輪轂的自行車現(xiàn)身南寧街頭,繼“小黃車”出現(xiàn)之后,“摩拜單車”也來到南寧,在“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方式上給市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記者親身體驗:找車取車快捷 但騎車很費勁
21日下午,記者來到南寧市東葛鯉灣路口看到,一輛輛帥氣的摩拜單車整齊地停放在白色劃線停車區(qū)域。抱著好奇心,記者在“摩拜單車”出現(xiàn)當天,切身體驗了一把共享騎行的樂趣。記者首先下載“摩拜單車”APP,打開后按照指引流程,付款押金再充值便可成功預約。通過其APP,記者可以看到周邊單車的位置;找到車后,掃碼取車,但記者在騎車時發(fā)現(xiàn),車坐墊不能調整;由于單車偏山地車,沒有鏈條,記者在騎行過程中覺得踏板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到達目的地,通過手動鎖上單車。
作為互聯(lián)網共享經濟的產物,租賃摩拜單車需要通過手機來完成操作。首先用手機下載APP,注冊賬號并繳納299元的押金后,即可搜索、發(fā)現(xiàn)并使用智能手機掃碼解鎖單車,半小時收費1元,只支持移動支付。
小黃車也是市民騎行的方式之一,目前在南寧市的大街小巷都可隨處見到。廣西新聞網記者 嚴江萍 攝
公共自行車的停車卡位已滿,一位市民正愁如何放車。廣西新聞網記者 嚴江萍 攝
市民調查 三種騎行方式各有優(yōu)缺
目前南寧市除了傳統(tǒng)的有樁公共自行車外,還有無樁自行車“小黃車”及“小紅車”,市民對于這三種提供公共服務的自行車會作何選擇?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
不用停車樁,不用辦卡,二維碼掃一掃就能開鎖。市民陳先生在摩拜單車初登南寧的第一天就嘗試體驗了小紅車。“你看裝有GPS定位的小紅車在打開APP時就能查看到附近的車輛,有合適的車可以提前預約,車輛覆蓋范圍廣,除非特別偏的地方,基本都有車。”體驗后,陳先生還告訴記者,他感覺小紅車在騎行時,需要花較大力氣來蹬踏板,尤其是剛起步時。再加上車座無法調高度,不適合長途騎行。
小黃車是近日市民王女士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使用一個月以來,王女士對小黃車的總體評價是滿意的。車身輕便,騎車的過程基本不用花太大力氣,即使攜帶較重的背包也具有較好的平衡性。除此之外,小黃車還具有車輛辨識度高、停取方便,隨停隨取的特點。“小黃車對沒有代步工具的上班族來說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但如果能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高,比如上鎖、定位等功能還需再加強一些。”
周阿姨也是騎行一族,但她更偏愛于公共自行車。“公共自行車有固定的停放點,容易找,再加上車身有籃子更是方便了我們放東西的需要。而且,現(xiàn)在公共自行車只要繳納一定的押金費用后,在一個小時之內都是免費騎行,覺得很是實惠。”不過,周阿姨還說出了對公共自行車的擔心,“就是停車不方便,有時候公共自行車的停車卡口滿,根本沒辦法停車。”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上網友關于共享單車的討論。
網友熱議“共享單車” 出行便利才是王道
“摩拜單車”登錄南寧當天,微博上也引發(fā)網友熱議,部分嘗鮮的網友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騎行初體驗,看看網友都是怎么說的。
@導演波板:摩拜一夜之間來到南寧!從北京回來終于等到你!
@渡邊Mike:“摩拜單車南寧第一騎。3公里花了近20分鐘,車子很重踩得好累,鍛煉和代步的神器!”
@Farewell911:摩拜這車剛剛我試騎了一下,有點是時尚,可以定位找車,試行輪胎和齒輪組合使得故障了低,APP體驗好,缺點是車太重,騎起來費勁…….
@愛花花花:出行又有了更多的選擇!不管哪種類型公共自行車,還是希望騎行者多些愛護,停放有序。每次看到被人為破壞的公共自行車都心疼。
@蝶戀花常在:還是希望普遍一些。民主路這邊都不見有。
@屎迪的小尾巴:我兩個都會用的,身邊有誰的車就用誰的車。
評論
全部評論(74)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