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如虎,虎行有風,郁亮如豹,豹行潛蹤。
如果說王石是萬科沖在戰(zhàn)場的前鋒,鋒芒畢露,那郁亮可被視為操持著萬科大后方的“守夜人”,謙和嚴謹善于藏鋒。在雙方的共同引領下,用30余年時間,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奇跡。奇跡之外,“股權事件”讓萬科一度陷入困局,管理層也飽受“冰與火的洗禮”。
過去的一年,萬科擁抱了地產牛市,創(chuàng)造了公司史上最好的銷售業(yè)績,但在與同業(yè)的競爭中,失去了多年的地產“一哥”寶座;這一年,萬科成為首家躋身《財富》世界500強企業(yè)的中國房地產公司,卻也深陷股權事件紛爭。
作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房地產公司總裁,在郁亮看來,經營公司就像“跑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關鍵不在短時間的沖刺,“長跑切忌步子亂,風物長宜放眼量。”2月21日,郁亮年初關于萬科股權之爭的內部演講《大道當然,合伙奮斗》曝光,他認識到萬科股權之爭的春天還未來到,但卻堅信“只要走大道,就不必懷疑勝利,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不會缺席。”
根據郁亮的演講,筆者接下來將其核心內容梳理成兩部分闡述——“郁亮的坦誠”和“郁亮的堅信”。
郁亮的坦誠
“對于萬科來說,困擾我們的不是賣多少房子,賺多少錢,進入多少新領域,而是股權事件還未解決。”
郁亮承認股權事件帶來非常大的困擾,比如“很多同事離開了,不少獵頭在關注我們;很多合作伙伴擱置了合作項目,要等到股權事件解決了再談;銀行在慎重考慮給萬科放款的安全性,要求增加限制性條款;評級機構對萬科評級做出了負面展望……”
隨著保監(jiān)會12月5日責令前海人壽整改并暫停萬能險新業(yè)務;12月9日下午,保監(jiān)會再次發(fā)布通知,責令恒大人壽進行整改。監(jiān)管環(huán)境的變化將使得寶能系和恒大系不敢再貿然出手,為萬科管理層贏得寶貴的運作空間。外界因此一度認為萬科的東風來了。但郁亮認為東風雖已到,但春天還挺遠。“因為我們的股權事件有長期性和復雜性。”
長期性在于股權事件有相當長時間的積累,解決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不要對短期解決抱以不切實際的希望。同時,股權事件也需要通過股權去解決,對方為此準備了很長時間,我們同樣需要時間來應對。”
復雜性則在于股權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涉及到了情懷和規(guī)則、市場和法治, 有經濟問題也有政治問題;涉及到監(jiān)管體系要分業(yè)還是綜合,以及企業(yè)的屬性等等。股權事件持續(xù)以來,甚至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帶給萬科的傷害可以用“割裂”來形容。
不過,股權事件并不是個案。過去也有公司發(fā)生過股權糾紛,只是沒有萬科事件這么大的影響力,而后續(xù)又發(fā)生了類似事件,如南玻、格力等等。“所以,我們要對股權事件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有充分的認識,東風雖然來了,離解決的春天還需要時間。”
郁亮的堅信
在萬科股權事件上,雖然不能盲目樂觀,但也沒必要悲觀。郁亮認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取決于道的問題。那么,道是什么?而對于經濟現象,尤其對于企業(yè)來說,什么是大道呢?
在郁亮看來,道是常識,違背常識就是失道。“前段時間流行一個說法,說遇到風口豬都會飛。豬會飛肯定不是常識,最終還是會落地。”
道是規(guī)律,錢生錢的龐氏騙局在人類社會屢屢出現,但這和拔苗助長一樣是違反規(guī)律的,最終不會成功。
“欺騙土地的人,他將顆粒無收”。郁亮認為創(chuàng)造真實價值來不得半點虛假,中國實業(yè)的精神是什么?他回憶2008年談過的三個關鍵詞:誠實、低調、憂患意識。這三個詞和這兩句話正好能結合起來。
誠實,就是不要有任何欺騙和虛假行為,欺騙就意味著沒有收獲,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努力一定沒有收獲;低調,土地是不會說話的,任何時候都顯得與世無爭,但它會用結果來懲罰你的欺騙,會用豐厚的果實來回報你的善待;憂患意識,豐年也必須全力以赴為可能的歉收做多一些準備,才能保證活下來。創(chuàng)造真實價值,社會才能發(fā)展下去。老百姓才會安居樂業(yè),任何投機取巧行為都沒有好結果。所以,對企業(yè)、對經濟而言,創(chuàng)造真實價值就是大道。
《中國企業(yè)家》雜志有一段話:“無論在哪個國家、哪種規(guī)則之下,實業(yè)都肩負著價值創(chuàng)造的重任,是社會財富的基石。沒有實業(yè)興旺,無從談經濟社會發(fā)展。經濟發(fā)展最終靠的是企業(yè)家精神、技術進步、管理創(chuàng)新等,實業(yè)在源源不斷地創(chuàng)造整個社會價值增量。而所謂的資本運作,不過是一種精巧的財富分配方式,并不創(chuàng)造任何新價值,無非是聰明人通過眼花繚亂的資本工具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而已。沒有人把經濟發(fā)展的寶押在資本運作上。”
宗慶后在接受央視采訪的時候曾經說,“我認為要大力發(fā)展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yè),這是立國之本、強國之本、富民之本。因為實體經濟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經濟,若不創(chuàng)造財富哪里有虛擬經濟、金融行業(yè)的生存之地,不創(chuàng)造財富國家百姓如何生存。”以制造業(yè)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解決就業(yè)問題,這是社會安定的基礎,二是創(chuàng)造實實在在的財富。兩者合一,老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富強穩(wěn)定。
一位證券業(yè)資深人士也說過:“制造業(yè)的重要地位無論在蒸汽機時代、電氣化時代還是今天的互聯(lián)網時代都是不可動搖的。制造業(yè)是國之根本,是一切經濟活動的源泉和所有其他行業(yè)的基礎。一國的制造業(yè)規(guī)模和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抵御風險危機的能力,國防安全的能力,也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命運。”這段話和宗慶后的觀點非常一致。
他認為,這三段話代表了專家、學者、企業(yè)家等各方的主流觀點。經過十多年的互聯(lián)網喧囂后,互聯(lián)網的精神,思想和工具已被傳統(tǒng)行業(yè)所掌握,確實要回到創(chuàng)造真實價值的大道上。
“只要走大道,就不必懷疑勝利,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不會缺席。”
郁亮說,萬科從2001年提出“為普通人蓋好房子的思想”,一直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好房子、好服務到今天,萬科也是創(chuàng)造真實價值的代表,是實體經濟的代表,未來仍然要繼續(xù)走在為社會創(chuàng)造真實價值的大道上,做創(chuàng)造真實價值的奮斗者,唯有這樣才能走向光明的未來。
但他也承認,“過去我們過于單純了,確實忽略了下這個復雜的社會,還有“土豪”、“妖精”和“害人精”,忽視了公司治理方面的缺失,也忽視了股權結構中的不穩(wěn)定,以為只要走大道,這些都不會妨礙我們發(fā)展。”
他說,過去一年半的時間,我們深刻認識到任何方面都不能疏忽,我們的不足要彌補,但我們走大道的初心不能變,絕不動搖、懷疑,只有繼續(xù)走下去,才有未來。我們作為創(chuàng)造真實價值的奮斗者,只要初心不改,堅持大道當然,合伙奮斗,一定也會歷經苦難迎來輝煌的明天。
在郁亮講話后不久,萬科股權戰(zhàn)出現了實質性的進展。1月12日,華潤以每股22元的價格將其所持有的萬科股權全部轉讓給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而深圳地鐵一度是萬科想引入的重組對象,但在此前遭到了包括華潤在內的幾方大股東的一致反對。
在深圳地鐵接盤華潤股份之后,萬科股權之爭的局面開始變得明朗。恒大和“寶能系”表態(tài)只做財務投資者,對于深圳地鐵,寶能系也不再反對,寶能系方面給出的回應中一改此前舉牌萬科時用的“戰(zhàn)略財務投資者”,稱看好萬科,作為財務投資者,支持萬科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當前,寶能系、深圳地鐵、恒大在萬科的持股分別為25.4%、15.31%、14.07%,位列萬科前三大股東。民生銀行換屆給萬科的三點啟示
雖然華潤退出、深鐵如愿進入,但萬科的發(fā)展仍然是公眾關注的焦點。而隨著萬科董事會3月底換屆日期的日益臨近,我們對未來萬科內部局勢依然進行著各種猜測。因為,這雖然可能是萬科股權的收宮之戰(zhàn),但局勢依舊撲朔迷離。
不過,就在萬科董事會換屆選舉之前,一場對萬科換屆極具借鑒意義的換屆選舉順利結束,這就是民生銀行董事會選舉。
本屆民生銀行董事會,可謂姍姍來遲。盡管遲到,卻波瀾不驚,絲毫不見2016年時股權紛爭時的刀光劍影。
2月20日,民生銀行宣布第七屆董事已“成軍”,其中老面孔仍然占據“大半江山”,洪崎連任董事長,張宏偉、盧志強、劉永好、梁玉堂為副董事長??梢哉f,這份新一屆的董事名單并沒有太出乎市場的預料,在此之前,史玉柱回歸、郭廣昌離席,各路股東增持、減持動作頻繁,而如今民生銀行董事會內部已經達成了新的平衡。
認真分析民生銀行此次董事會換屆選舉,有以下幾個特點。而這幾個特點,應該對未來萬科的換屆選舉有所啟示。
第一,董事會成員平穩(wěn)延續(xù)。
本屆董事會換屆與其說是“平穩(wěn)過渡”,不如說是“平穩(wěn)延續(xù)”。
從人員名單上看,與上一屆董事會成員相比,本屆董事會名單“有進有出”。
“進”的名單是:順利回歸者,史玉柱;接任者,接替前任王玉貴的中國船東互保協(xié)會總經理宋春風;新入局者,北京復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志平、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翁振杰。
“出”的名單是: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中國人壽投資控股總裁王軍輝、新希望集團副董事長王航。
但是,盡管“有進有出”,但董事會基本構架沒變。2014年接替董文標擔任董事長的洪崎,本屆依然是董事長;上屆副董事長張宏偉、盧志強、劉永好、梁玉堂,本屆依然繼續(xù)。所以,從大體輪廓上看,這次換屆屬于一種“平穩(wěn)延續(xù)”。
第二,勢力格局變化不大。
股權分散,一直是民生銀行的主要特點。盡管,2016年曾經有過一輪增持、減持的拉鋸戰(zhàn)。且安邦有“一枝獨秀”之勢,但從今天的結果看,實力均衡之勢有所微調,但依然未有太大的變化。
當然,董事會名單中的確有體現勢力變化的因素。
新晉董事中,“一枝獨秀”的安邦系有兩人入選。除了姚大鋒,據稱北京復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志平也是安邦系的代表。
而曾經不斷減持的新希望集團,其副董事長王航退出,只剩下劉永好一人,也是順理成章。如此這般的加一個、減一個,算是民生銀行最大的勢力變化吧。
不過從總體上看,民生銀行依然保留著之前勢力均衡的態(tài)勢,沒有壓倒性優(yōu)勢的絕對勢力產生。
第三,董事會換屆選舉異常順利。
雖然這屆董事會選舉經歷了長達23個月的時間,但從會議的時間和結果看,可謂皆大歡喜。
想回來的,回來了;想走的,走了;想多拿一個的,也多拿了。而之前為了保住董事席位不斷增持的泛海控股董事長盧志強,目的已經達到;為董事席位結盟的東方集團、華夏人壽,也沒有失望。這樣看,真的算是皆大歡喜。
從媒體報道的情況看,會議全程不足半個小時,沒有股東問答環(huán)節(jié),少有的順利。會議過程中,《關于選舉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副董事長的決議》、《關于第七屆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組成成員的決議》、《關于聘任中國民生銀行行長的決議》、《關于聘任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的決議》、《關于聘任中國民生銀行財務總監(jiān)的決議》等十多項決議,均是全票通過。
可以說,對于民生銀行來說,這是一場“勝利”而“團結”的換屆會議。
第四,民生銀行董事會構架將長期穩(wěn)定。
本屆董事會換屆的一大亮點,就是取消董事長和副董事長任期的規(guī)定。
已經在2016年12月30日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修訂<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議案 》 稱:“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取消關于董事長、副董事長任期的規(guī)定。”
原《公司章程》第一百七十五條:“董事會由18名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的人數不少于三分之一,設董事長1人,副董事長若干人。董事長、副董事長任期3年,可以連選連任,連任一般不超過兩屆。但董事會認為確有必要時,允許董事長、副董事長連任三屆。本行董事會中由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董事的人數應不少于2名。”修訂后的第一百七十五條,則只剩下這些內容:“董事會由18名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的人數不少于三分之一,設董事長1人,副董事長若干人。本行董事會中由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董事的人數應不少于2名。”原有的董事長、副董事長任期規(guī)定,被刪除。
這個規(guī)定,有利于民生銀行董事會構架的長期穩(wěn)定。
雖然說不能排除今后民生銀行還會有股權之爭發(fā)生,但目前看,以上四個特點決定了民生銀行暫時的穩(wěn)定的局勢,以及民生銀行希望長期穩(wěn)定的意愿。
那么,民生銀行換屆的這四大特點對未來萬科董事會換屆應該有什么啟示呢?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換屆之前各方應該有最深入、最坦誠的交流。
民生銀行換屆,屬于大家心知肚明、結果早就眾人皆知的事情。原因,是因為各方早就已經談好了。
根據媒體報道,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有過如下表述:“為了實現平穩(wěn)換屆,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與各大股東以及相關部門進行了充分而高效的溝通,換屆方案得到了各大股東以及相關各方的一致支持和認可。本次董事會、監(jiān)事會換屆平穩(wěn)完成,充分表明大股東和董事們對民生銀行的未來充滿信心,標志著民生銀行開啟了穩(wěn)健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的新時代。”
那么,萬科各方能做到這一點嗎?
第二,不能因為勢力重組影響萬科的經營。
《萬科A:2017年一月份銷售及近期新增項目情況簡報》顯示,“2017年1月份公司實現銷售面積352.9萬平方米,銷售金額48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9.32%和88.04%。”而同期,恒大實現合約銷售金額372億元。萬科反超恒大。
這說明,在華潤退出、深鐵進入之后,在萬科暫時穩(wěn)定的局面下,萬科是有能力把業(yè)績做的更好的。
而前面民生銀行的情況足可以表明一點:民生銀行是以穩(wěn)定為前提的。所以,萬科也不能因為勢力重組影響萬科的經營。
第三,萬科也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董事會構架。
本次萬科的換屆,有著太多關于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比如,深鐵不能參選,寶能有可能會在未來減持。這樣,萬科本屆的選舉結果很有可能會是一個“過渡期”的選舉結果。未來,變數很大。
“過渡期”的董事會,如何保持穩(wěn)定?而萬科,卻極其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董事會構架。這是個很棘手的問題。
民生銀行的選舉拖了那么久,長達23個月。那么萬科會如何呢?以上三點是民生銀行給萬科的啟示。
當然,萬科或許早有準備。最近的消息顯示,在近日召開的萬科“2017年目標與行動溝通會”上,萬科認為股權事件局面已可控,即將到來的董事會改選將不會影響萬科穩(wěn)定,支持萬科管理層的股東將占多數。在這次高層會議上,萬科管理層拋出“萬億大萬科”計劃,其核心內容是:“萬科計劃在5年-10年內實現萬億市值,計劃將在兩個戰(zhàn)場中展開,傳統(tǒng)地產開發(fā)領域與創(chuàng)新業(yè)務領域。”
如果這不是個幌子,萬科的未來無疑很值得期待。
結語
萬科迄今32年,郁亮加入萬科26年,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起伏,股權事件給萬科的經營管理和隊伍穩(wěn)定造成了很大沖擊,引發(fā)了輿論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身負世界500強盛名,深陷股權斗爭漩渦,還要帶領公司保持正常的經營發(fā)展,郁亮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曉時分的光線,喚醒眠者的號角,守護王國的堅盾”。郁亮的目標是一年后的萬科不再受“冰與火”之苦。他希望十年后的萬科能成功轉型為城市配套服務商,實現萬億市值大目標。
而對于王石而言,新萬科需要新的管理策略,有了這次股權大戰(zhàn)作為前車之鑒,王石應該是經歷此次事件的各個角色中成長最快速的人,雖說他已經65歲,但思維模式卻依舊保持常新。王石依舊在思索著如何讓一個企業(yè)持續(xù)向進步方向進化。
縱觀中國民營企業(yè)家,如王石一般,能夠在企業(yè)遇到困局時,積極籌措應對措施,并持續(xù)將所見所學所思所想輸出給企業(yè)及員工的著實不多。新萬科將以什么面貌出現在公眾面前,相信王石會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
參考資料:
1、一勺言,郁亮的最新內部講話曝光(全文)
2、姜伯靜,民生銀行換屆啟示:萬科如何借鑒?
3、王芳潔,郁亮:希望一年后的萬科不再受“冰與火”之苦
評論
全部評論(24)
-
最新最熱
行業(yè)資訊 -
訂閱欄目
效率閱讀 -
音頻新聞
通勤最愛